文字,画面和影像

PS:这是无聊的时候和同事探讨文案、平面广告、视频广告之间的区别的时候,瞬间脑洞大开想到的一些东西。比较杂,比较不专业,只是为了记录下当时的想法,所以,此篇日志评论不开放。有兴趣的,邮件讨论。

————————————————————————

这是三种语言表达的技能,也是学习和思考的技能。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是不会说话的,也基本看不懂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看到的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理解为影像,只是这种影像几乎没有剧本,不用彩排,随时都在直播,并且有很多重复的场景。当一个画面看了几十遍上百遍,并且开始有一些行动能力的时候,逐渐将这些影像转换为自己的动作。而这些动作被称为是本能,我认为是不准确的,所有的本能都伴随着模仿,高度模仿,然后再创新。甚至生下来咿咿呀呀叫也是模仿,而不是模仿。

当有了一些对外界事物的辨别能力的时候,比如颜色,花草,小动物以及人类,当有了这些辨别能力后,突然感觉到整个世界到处都是新鲜的,所以我们会问很多的这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这个又是什么。辨别能力的提升代表着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能辨别各种事物,才能了解到这些事物的一些基本本质。比如狗会汪汪叫,渴了要喝水,雨会把衣服弄湿。虽然这些事物绝大部分也都是在直播,可以理解为影像,但是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即便你看不到这些东西,你也知道狗会汪汪叫,渴了喝的是水而不是泥巴。

当开始学习a、o、e,1、2、3这些字母的时候,正式步入对文字的学习,即便现在不会写字,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童谣让你更好的记忆和理解,认识新鲜事物不再依靠眼睛看到、耳朵听到什么,开始有意识的记住奇奇怪怪横竖线条组成的东西,并且赋予他们最基本的含义。比如1就是1,随便划一条竖线都是1,扭七歪八也是1,完全没有什么1+1=3为什么不对这样的事情。

再来说说三种语言表达的技能各自的特点。

影像,现在看到更多的是在电视上、手机上、广告LED屏幕等等场景。每一个影像都是一个很多个画面连起来,组成了一个影像。电影最初的初衷是为了让剧院上演的各种民间故事通过演艺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存储在一种介质上面,以便日后重复查看。就像是电影李连杰演的《黄飞鸿系列》中的十三姨拍的那段,没有什么主题,就是为了记录日常的一些点点滴滴,后来发现记录日常生活那点屁事儿没什么意思,能否搞点有意思的内容进去,比如好玩儿的事儿,或者讲了一个能笑好几十年的笑话等等。

自从有了影像,能制作影像就是一件花费比较高的事情,比如需要录制播放设备,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电视台用的那种摄像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的。还有编导影像时的创作能力,更是一般人不能掌握的。时间再推的远点的话,不知道你是否还有村里放电影这件事儿有印象,一年就那么几次,每次都是同样的片子,但是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即便到现在给我印象最深的依然是《新龙门客栈》里在沙漠里那段打斗镜头,当时的感受就是俩字:震惊!整个人都呆了,脑子里在一遍一遍的重复这个画面,在想是怎么完成的。

画面。最开始我们是我们拿着树枝或者石头等比较坚硬物体在墙上、地上乱画,其动机只是好奇,好奇树枝、石头能在划出痕迹,而在这个时候并不知道是在做平面的创作。当上幼儿园或者小学后,老师让买一盒彩笔、蜡笔之类的东西按照书上的物体进行模仿的时候,才知道这是绘画完成了一个平面或者画面。最大的感受是,无论外面是多云还是阴天,都可以在纸张或课桌上画一个太阳,并且可以在太阳下面乱画一通代表花草树木,或者将身边没有的东西通过画的形式来完成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时候开始逐步的知道“想象”这个比较虚的词。

文字。个人认为文字是乱写乱画的进阶版,按照一种约定俗成的格式进行乱画,最终成了文字,虽然字有人写的好有人写的差,但基本结构以及笔画是没有差别的。而为什么有文字,是因为同样的一个物体,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画法都不一样,画完后的表现形式也略有不同,为了统一格式最终从象形文字演变成了现在的繁体字、简体字。文字又不同于影像、画面,特别是现在的文字,我们通过文字是很难一眼看出这个文字其最初是从哪个物体演化过来的,只能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播下去。人的天性决定了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画的而不是喜欢写,君不见那么多人喜欢把横平竖直的简体字写的特别潦草跟画画似的。当通过文字本身我们无法了解到这些文字的最初的本义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们只能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了,通过记忆和想象力相结合,来完成对某一个字、某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本书的含义。

从广告的成本来看这三种形式,无疑文字最省钱,平面次之,影像最贵。但从表现形式来看,影像理解起来最简单,平面次之,文字最复杂,或者说传播效果相同、不受传播介质影响的情况下,影像广告最易传播,平面次之,文字最差。这也是为什么纯粹的文字广告最少,平面广告比较多,视频广告受成本的影响比平面广告少但是肯定比纯文字广告多的原因。

暂时先这么多,想起来再补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