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的计划

这次聊聊主动的计划。以下内容还是我个人的一些经历。

大部分人的第一次主动计划,一般是中考或者高考时的志愿填写,而在这之前大部分的计划都是别人帮你计划的。当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需要选自己(父母)心仪的学校/专业,心里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变化,对未来的恐惧和好奇,结合着爸妈的说教,自己开始揣摩爸妈说的那些「榜样」他们的样子,了解他们的成长路径,知悉他们在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在做什么事情,草率的认为:只要走的路径是一样的,外加自己足够努力,结果肯定不会太差,有可能会有些偏差,但至少方向是一致的。

上了大学,离家更远也更自由的同时,开始频繁的接触社会,社会的丰富多彩让你眼花缭乱,那些难以分辨的好人坏人让你提心吊胆。这个时候,你早已经忘记了当时选专业/选学校时的那些雄心壮志,也忘了「榜样」的力量曾经对自己的激励。临近毕业,开始有导员或者系主任,开始夸夸其谈社会经验,询问每个人未来的计划和打算,在一群人面前纷纷夸大其词自己的雄心壮志。这个时候,大部分人依然很天真认为水到渠成的事儿,不需要过早蛋心,但也有少部分人,已经开始在大公司实习,或者在家人的帮助下,找好了毕业后的去处。

当真正毕业以后,找工作的进度有快有慢,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着生活费断档、生活支出暴增的问题,逐步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以及与自己的同龄人、比自己年龄大、经验更丰富的各类人群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时间,有一大部分上学时期的同学会离开现在的城市,无论是回老家或者主动去更大的城市寻找机会。经过半年或者一年的历练,终于开始适应这个社会,开始有了新的计划——独自一人完成的主动计划。

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大部分不愉快,大多是和没有主动的计划有关。有一些很浅显的道理,等到了很大的岁数才开始懂,偶尔回顾过去,在感叹自己悟性太差的同时,也感悟运气的微妙。有以下三点「主动计划」和你们分享,不是说教,只是我个人当下的感受,过几年有可能会变。

工作的计划

关于工作的计划,只有两个建议:1、去大公司;2、去大城市里的大公司。

「家」的计划

由于我比我身边的大部分同事都比较年长,偶尔他们会问我是否要买房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管你以后结不结婚,你都要有自己的一个稳定住处。无论是租房、买房,或者干脆长期住酒店,都没问题,关键在于「稳定」。搬过家的人都知道,每次搬家都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搬家完成后的善后工作,以及对新家周边基本配套的探索,这个过程,有可能有人喜欢不断的挑战新环境,去探索城市里未知的角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次搬家绝对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偶尔一两次新鲜刺激,再往后绝对谈不上喜欢。

租房、买房、长期住酒店,这其中的优劣势,显性因素差别不大,比如每天能有个睡觉洗澡的地方,而不至于露宿街头或者网吧夜店,自己购置的一些生活用品能有一个寄存的地方。而隐性因素的的差别就会很大,比如你和你男/女朋友相处多年,但就在是否结婚这件事儿上犹豫不决,有可能对方需要看到你决心和努力,这个时候买一套小房子或者签一个长租约的房子,有可能是潜在必要条件,只是大家都碍于面子不说而已。如果你告诉对方,和我结婚吧,以后我们就不买房子和租房子了,就长期租酒店了,我相信能接受这种条件的人不多,但肯定有这种情况发生。

理财的计划

理财不一定指的是必须要买股票、买基金,最简单的记账行为也是理财。通过长期的记账记录,你可以从这些记录里了解到你努力挣到的钱花在了什么地方,那些是必须要的花销,那些是可花可不花的钱,那些是完全不必要的花销。通过开源节流完成人生中的第一笔小积蓄,比如3万元或者更多,你已经很厉害了。据我了解我身边年轻的朋友,工作几年后依然没有积蓄的人大有人在。

关于理财,我的建议是越早越好。完全不必要等到自己的本金变的很多时候才考虑理财,在刚工作后就要尝试着理财,且尽可能的少用各种「x呗」。小额的尝试下基金、股票,前期不在意盈亏的多少,更多的是在买入、卖出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市场规律、自我情绪的管理,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调整、学习,总会有一两只基金或者股票,会在你的账户中常驻。当然,一定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梭哈,哪怕是非常确认这次买入是抄底——事后证明也确实如此,也要留一部分备用资金。

3 Comments

rxliuli 2022年7月29日 Reply

吾辈在很长时间都秉持的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截至去年,这种策略都很有效,但今年开始确实不再有效了。基于兴趣,没有目标和计划的学习难以长久维持,嘛,不过今年算了看完了 sicp,接下来看看日语能不能学到 n4 级别

Huiris 2022年8月4日 Reply

一直在学习,这个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有可能并不是说活在当下不刻意追求结果,而是将追求结果的时间放稍微长远一些。

阿锋 2022年7月31日 Reply

小时候听父母的,长大后听自己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