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九年来(I)

即将离开生活了整整9年的城市,多多少少肯定有那么些不舍,其中一半的时间用来上学,另一半的时间用来工作,这几乎就是我在这座城市里所有的回忆,有时候想想这些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昨天晚上从火车站走出来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学校都在迎接新生,在火车上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在和其女儿在电话里聊关于学生会的事情,猛然间发现这些事情也随着时间成为了过去,不为了激励自己,只是希望能写下这段事情,让自己能回顾下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以免有一天突然老年痴呆了,通过看这些文字,还能想起一些事情。

一、上学

来这座城市上学,不知道是我爸妈的理想愿望,还是我自己想去大城市看看的愿望,糊里糊涂的就来到了这座城市。走在马路上看着各种各样的人群,认为自己不属于这座城市,自己仅仅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当在公交车上的时候,听着周围的人用各自的地方方言在大声愉快的聊天的时候,又感觉自己属于这座城市的,自己和他们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大家都是过客,并没有谁永远属于这座城市。

关于我所上过的这所学校,我不想提及太多,也不想给这所学校做广告,这所学校给了我太多好的记忆以及不好的记忆,人本来就是一个复杂体,好的事情往往都记得不是那么清楚,而那些让自己记忆犹新的绝大部分都是那些让你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家都说大学是人生最后的一个天堂,还有人说大学是产生垃圾最多的地方,关于这两种论调,我都有不同的回忆,如果你非要让我选一个话,我宁愿选第二种论调。这些事情也曾经困扰过我很长时间,后来选择不闻不问,耳朵里经常塞着耳机来屏蔽那些消极的声音,选择自己悄然的往前走,不抱怨,不后悔。

二、找工作

到了上学的最后一年,几乎所有人的心思都已经不放在学习上了,不过前几年也没有几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是上这所学校以前的事情,来这所学校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忘记了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是吃喝玩乐,打架滋事的场所,但我周围很多活生生的例子都告诉我反面的例子。就像我没去过天安门时,我印象中的天安门应该是高大雄伟金碧辉煌的,而当我真正的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被眼前这座有些破烂但很干净整齐的小楼给征服了,多年来的美好的憧憬愿望也随之破碎。

在我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每年要投多少份简历,面试多少回这样的事情,我并没有选择通过投简历的方式去等通知,而是选择直接去有招聘需要的这家公司跟相关的人员见面聊聊,这样的方式很大胆,但我不希望在等通知的过程中浪费太多的时间,而是希望第一时间获得我是否被录取这样的信息,坦然面对是我当时的想法,无非就两种结果,录取以及未被录取。到现在为止,我即将找下一份工作,我也会选用这样的方式去找工作,希望这次找工作能和上一次一样,顺利一点。

我就用上面的所说的那种方式,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有些侥幸,因为那时公司比较缺人,而我有所有中国人都具有的小聪明,那就是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照猫画虎还是可以的把某件事情做得像模像样的,就这样顺利的通过了试用期,开始了正式的工作。从哪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有些心理阴影,每天都听到很多人说工作如何如何难找之类的,而我却无比轻松的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并且很快的转正,很多时候都忘记了公司缺人这个外界条件。不过这家公司是一家不足20人的小公司,典型的创业型公司,老板也不比我大几岁,薪水刚够温饱,但仍然每天乐此不疲的,IT类型的公司很多都这样。不过,后来我总结到,小公司内的内部斗争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是后话。

三、转正

由于前文介绍,这家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创业型IT公司,自然对人员的培训、公司文化等等方面所下的力度是不够的,和大公司的一星期培训或者两星期培训相比,相差太远。不过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问题直到我一年后当了这个部门的领导的时候,这些问题集中在我身上爆发了。

转正,对于我来说是稀里糊涂的酒转正了,没有人正式的通知我转正,直到发薪水的时候我才发现,哦,原来我已经度过实习期了。一个没有太多专业知识,对互联网媒体基本一窍不通的我竟然也能顺利的转正,除了有些兴奋之外,没有其他的想法,真正的稀里糊涂的就给转正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