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2011)

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停滞不前,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仍固执于己千年不变;现在的中国则是千变万化,为了进步可谓不择手段。可能我们热衷于这种追逐的速度,一切的一切都变化的很快,快到以至于我们自己都反应不过来。一个老外开着一辆切诺基见到的一切,有些是已经消失掉的,有些是正在消失,有些在创造着等待破坏。早在十几年前,崔健就喊“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现在变化的更快了,快的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过去,只能通过一个老外的乡村纪实文学来了解我们的过去。

一提到纪实文学,很多时候我们在写这类文字的时候,都会写成严肃文学,以至于自己写的时候异常的痛苦,因为很多事情一旦严肃起来,就没办法写在纸上,就变得不那么好玩。而这个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的开始部分,经常会看到引用驾照考试时的试题,配合着作者在长城边的一系列见闻,会显得考试试题是多么的生动有趣,而不是弱智试题,正确答案往往是那么明显。

农村地区将谷物晒在公路上,用别人的轮胎完成脱粒工作;司机们像赌气和比赛一样在各种各样的路上完成超车;拿到世行的贷款,在长城脚下不断的挖树坑、埋树坑,就是不种树……这样的事情,中国人早已经习惯,甚至习惯到麻木,如果正常情况下,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会视而不见,继续走自己的。但经过这个外国人一写,突然又活起来了,跟别人家的事儿一样。相对于大家喜闻乐见的讽刺,直接描写事情的来龙去脉会比幽默的效果更好。

或许,是因为一个外国人,初到中国对于一切的一切都保持好奇,所以能保持一个童真的心来看待这一切,而不是迫不及待的对这些怪现象进行冷嘲热讽。如果只写一件事,那就算偶然事件吧,而作者遇到的这一连串稀奇古怪的事情,就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动荡、浮躁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同时过上两种以上不同的生活,“有时候,他们似乎是本能地抓住了两个世界里最糟糕的东西:最糟糕的现代生活,最糟糕的传统观念。”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现状,我们想努力改变,不详安于现状,但大部分人只能于此,等待别人被动改变自己。

但,很明显,彼得·海斯勒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能一个人开着车沿着长城的痕迹不停的走下去,并且能和当地的人进行交流,获得自己想要获得消息。但,毕竟彼得·海斯勒不是中国人,无法真正的理解。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中国人普遍具有这种感觉: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没有几个人敢自夸自己的知识够用,人们随时都会面临新的情况,需要去琢磨透彻。”“总会有新的形势需要琢磨,人们来不及辨明方向。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先做后想。……长远计划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的目标就是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不然,你就只有被下一次变革的浪潮淹没掉。”人们活得很有激情也很辛苦:“你会有种感觉,一群人正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上面所说的这些事情都不是好事儿。所有的事情靠本能来判断,即便运气再好,也有被算计到的一天。一旦,这倒霉的一天来到后,就需要进行更多的判断,同样,这些判断还是处于本能,而只靠网上的每天这些消息,无法做到完全应对。

当然,也有积极的一面。记得看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讲到,如果改革开放后,所有的事情都循规蹈矩的去做,按照那些发达国家现有的办法来做,恐怕,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快速的变化、不按规则的出牌,不计后果的做这些破坏,才使得只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我们就走完了别人要走的一百多年的路。比起我们的邻国,物质方面,我们还是不错的,只是破坏的更多。

书不错,本书的内容绝大部分情况,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外国人来看待,书中记录的那些事情更像是一个多年未回家的人,猛然有一天回到了故乡,被眼前的变化所惊讶的同时,和为改变前做的一个鲜明的对比。只有有了合适的参照物,才能真正理解所谓的“一堆无法沟通与理解的纷纭乱象”。

7 Comments

哲尔夫 2013年3月1日 Reply

经济发展太快,文化教育没跟上,就成了今天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要钱不要命的生存哲学,其实不见得是好事。

huiris 2013年3月1日 Reply

经济发展到现在,也算不错了,在亚洲算是大哥,但依然被欺负。假设下,如果真的和印度或者朝鲜一样,又该是怎样呢?

彩虹之家博客 2013年3月6日 Reply

我不知道怎么说现在的社会,还是随其自然的好啊!

我的名字叫麒 2013年3月7日 Reply

非常反感这些东西,现在又不是古代,还一味的强调中国多神秘什么的,什么嘛

简搜博客 2013年3月7日 Reply

被欺负很正常,不被欺负就不正常了。。

love02xp 2013年3月8日 Reply

总要经过一个混乱的时刻,前提是能坚持到那时。。。

我的名字叫麒 2013年3月8日 Reply

博主你好,我在博客里加了一个“独立博客大全”的版块,有时间过来看看,如果没有添加你的,通知我一声,无条件收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