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的都是好电影,哪怕,评委都是买通的。
就这部片子,去豆瓣上看一眼评论,都是五星级,无论是真看懂了,还是基本没看,或者看懂了把剧透当做影评来写的。都是五星的原因是这部片子和花费6亿人民币《金陵十三钗》同时PK胜出,获得了奥斯卡、金球奖、柏林电影节三个奖项的最佳影片。因此大批跟风的人纷纷给予五星的评级,也不足为怪。
我小时候能记住东西开始,我奶奶会在农历的每个初一和十五都去一个寺庙上香,祈求家人平安幸福,一直到现在也雷打不动。在小学的时候,我认为这是迷信,也曾经在我爷爷奶奶面前说这是迷信这事儿,结果被呵斥以后不许说这样的话。很多80后的人应该都不太知道信仰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大家都太忙,忙于玩弄各种电子设备,没有时间讨论比理想更无聊的东西,连理想都戒了,还谈什么信仰。
这部片子是伊朗片,说的是波斯语,片子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字母啥的一个也不认识,也幸亏有伟大的字幕组,将语言分别翻译成了英文和中文。再次感谢开放的互联网。
伊朗国家的全称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信仰是伊斯兰教,在奥运会上看着裹着头巾的女运动员大约都是出自这个国家,或者离这个国家不远的地区。电影里也给老人洗澡,还打电话问组织是否违反戒律的片段印象深刻,最后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还是戴着橡胶手套完成了最后的工作,橡胶手套估计也是组织给想的办法。
在电影的开头部分,两口子因为要出国意见不合,在签证已经快到期的时候被迫选择离婚。在法官面前阐述离婚理由的时候,法官的插了一句话:你认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就没有机会吗?当时的反应是接下来该怎样答,想必法官很生气,最终婚没离成,反而成为了两个家庭因为对于信仰的忠诚引起的曲折的官司。
电影里两次面对着古兰经的发誓成了官司的转折,第一次宣誓成功直接导致原告感觉走投无路,第二次原告宣誓的失败,自己家庭破碎的同时,也间接导致被告家庭的不圆满(我猜的),我相信最终小朋友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的告诉法官,这也是我猜的,因为这个时候电影已经结束。
如果没有李承鹏在博客里说什么六亿元不敌三十万,想必这部片子我是不会看的,就像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一样,这种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养分,是说你我身边的事情,但讲故事的手法离我们经常看到的电影差太多,以至于可看性极差,如果硬要给这部片子打个分,并且去除掉对灾区人民的同情的话,我面前给个三星。
接文章的最开头,关于奥斯卡电影获奖影片的评选,请参考高晓松《晓说》的其中一期,虽然是玩笑话,但总觉着八九不离十,就像《精英部队》能拿金奖一样,很莫名其妙,但太多傻逼的媒体也跟着喊好。
连好坏都辨识不了,有信仰能怎样,还不如没有。
9 Comments
这种电影不是我喜欢的,我喜欢动作一点的,硬汉。
还有硬汉II
喜欢你的干净简约的博客
希望常来往
常来往=常评论么?我比较懒……
有真实内容,剧情饱满的电影,我都很喜欢。
哈哈,这不就是好电影的定义么
没看过伊朗片子
我也是第一次看伊朗的电影,西亚国家都有一种神秘感。
伊朗电影是奇葩,关注妇女儿童。